咱今儿个就坐在胡同口儿,跟您唠唠刘强的事儿。您可别急着下结论,咱先慢慢儿捋清楚来龙去脉。刘强这人呐,打小就听家里长辈讲抗日的故事,爷爷是新四军的干部,三十岁就牺牲在战场上了;曾祖父被日军杀害;外婆更是从韩国被抓来当慰安妇,后来留在中国生活,到死都忘不了那段屈辱。这些事儿搁谁心里能不烙下印儿?
2011年冬天,刘强去了日本当志愿者。本想着帮灾民重建家园,可眼瞅着日本右翼势力抬头,首相参拜靖国神社,再想起家里人的遭遇,心里那股火儿腾地就冒上来了。他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提前踩点、准备汽油,挑了外婆忌日那天动手——这日子选得,既是祭奠亲人,也是向历史讨个说法。火烧靖国神社后,他没跑远,转头去了韩国,又往日本大使馆扔了火瓶。您说这胆儿得多大?可人家韩国法院没把他交给日本,判了十个月就放回来了。
回国后的日子,那叫一个难。单位说他旷工,直接开除;媳妇儿带着孩子走了,说受够了这种极端日子。那段时间他白天送快递,晚上翻老照片,瞅着爷爷和外婆的合影掉眼泪。您瞧,英雄也有落难的时候,可这落难不是因为怂,是因为心里头那股子劲儿没处使。
有人说他傻,放着安稳日子不过;可也有人说他勇,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。咱今儿个不站队,咱就事儿论事儿。他火烧靖国神社,图啥?图个心里痛快,图个让日本人正视历史。可这代价忒大,工作没了,家散了,连朋友都躲着他走。有回他在菜市场买菜,摊主认出他,硬是多塞了把葱,说“兄弟,你够种”。可这暖心事儿,也抵不过现实的冷——毕竟,日子还得接着过。
后来他开始跑公益,去养老院陪老兵唠嗑,去学校讲抗战故事。有回在社区活动室,他讲着外婆的经历,台下老太太抹着眼泪说:“闺女,咱得记住,可别学那极端法子。”他点头应着,心里头明白,这道理得慢慢儿说。现在的他,偶尔在社交平台发发动态,不提大道理,就唠唠家常。有网友留言说想学他“干大事”,他回得实在:“爱国不是放火,是好好活着,把日子过瓷实了,让后人瞧着咱这代人没怂。”
您瞧,这就是刘强后来的日子。没当啥大英雄,就是个普通老头儿,心里头装着不普通的事儿——让历史不再重演,让和平长长久久。他烧靖国神社那把火,烧得猛,可烧完了还得接着过日子。现在的他,不唱高调,不喊口号,就踏踏实实活着,把该记的记着,把该忘的忘了。
有人说,英雄就该轰轰烈烈;可他说,英雄也得吃人间烟火。烧靖国神社那把火,不是为了毁什么,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——有些事儿,不能忘;有些理儿,得讲清。现在的他,偶尔还会去靖国神社外头转悠,不是为了再放火,就为瞅瞅那地儿,想想当年的事儿。他说,这地儿该立块碑,写上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”,可这碑得立在人心上,不是石头上。
有人问他还恨吗?他笑笑说,恨过,可现在更想让这事儿有个了结。咋了结?不是再烧把火,是把该说的话说明白,把该做的事儿做周全。现在的他,没当啥大英雄,就是个普通老头儿。可这普通老头儿,心里头装着不普通的事儿——让历史不再重演,让和平长长久久。这理儿,他得接着唠,唠到更多人明白为止。
咱今儿个唠了这么多,您心里头有啥想法?是觉得他傻,还是觉得他勇?是觉得他极端,还是觉得他执着?咱不评判,咱就问问您——要是您,会怎么选?是像他一样豁出去,还是找别的法子?这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可咱得琢磨琢磨,毕竟,这日子是咱自己的,这历史也是咱自己的。您说呢?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10大股票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